昨天在早餐店看商業週刊,那是上周的商業周刊,有一個主題講的是生活品質,富人下班後都做什麼? 其中講到奧美董事總經理唐心慧,她下班時間有時真的很晚,都半夜1點,但是她堅持每天6點起床,為兒子準備早餐,開車送兒子上學,每天把握上班前送兒子上學的20分鐘,在車上講故事給孩子聽,同時也聽兒子講故事,或者分享兒子校園生活點滴。我才發現,其實父母如果真的無法在下班後陪孩子,上班前也是很好的時光,重點不是花多少時間跟孩子相處,而是跟孩子之間作了什麼事情,重質不重量。

 

那次的商業週刊也提到其他名人,比如:已故的Steve Jobbs下班後都禪坐冥想,股神巴菲特則是玩橋牌。還有一位知名飯店總經理(我忘了名字跟飯店名,他喜歡品嘗各種小吃店的小吃,但因為時間有限,他會事先規劃好要去哪,不然一有空檔還得思考,就浪費了時間,於是他總確定列了足足200家小吃店,凡吃過就不在去,但是他會從吃小吃看社會文化,非常有趣的體驗。我覺得他事先規劃這種好習慣,真的可以省下許多時間

我另外也看到知名華裔製片林暐的傳奇故事。他本身哈佛畢業,但從小就愛電影,於是他勇於追夢,剛畢業前3年薪資僅哈佛同屆畢業生的1/3,甚至連哈佛就業輔導員都來關切,想知道他知不知道自己在幹嘛? 林暐告訴輔導員和他的父母,如果3年後沒有佳績,他就會去從事正統工作。 但是林暐很努力,每天必研讀3個劇本,無時無刻都在思考,他因為做的是自己熱衷的事情,所以每天起床都很興奮! 我想我們往往容易看到成功者的成就,但是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句老話,絕對恆古不變。

很高興看了商業週刊,但我也希望每個人都想辦法讓自己更好,共同營造優質社會。

 

Dan Lin to Produce New Lego Movie
By Yun Ma and Emma Wang
January 25, 2013 11:41 AM | 127 次 |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人社區新聞 - Dan Lin to Produce New Lego Movie

文章標籤

小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台商連鎖店進軍中國」是我最近讀到的書以來最精彩的一本。

一開始分析台灣連鎖業進軍大陸的多半是餐飲業,作者樓蘭、譚湘龍採訪許多知名企業家,這些企業家也很樂意分享他們的心路歷程,非常不簡單。

要知道,這些都是血汗換來的教訓,想入門的人看這本書,可以少走一些冤枉路。

一開始講的是85度C如何成功在中國投資,本來一開始也不是很順遂,因為85度C要租的那間店,原本是Starbucks租的,

而Starbucks的食品流通許可證還有半年效用,偏偏在大陸一個門號就只能註冊很多認證,導致85度C不能順利開業,

可是沒想到同樣都是以咖啡出名的餐飲業,兩家槓上,這感覺很像出師不利,竟然不脛而走,讓85度C免費打響名聲。

一開始的荒腔走板,原來是誤打亂撞,只能說人生際遇真奇妙。

想看85度C如何成功,可以先看看博客來的內容連載: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50510#serial

文章標籤

小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房文青生活圈  

都是愛書人嗎? 想贏得誠品禮券嗎? HouseFun好房生活圈推出一個網站,只要我們推薦文青出沒的場所,推薦越多,越有機會中誠品禮券。

怎麼玩呢?

參加辦法流程如下:

步驟1. 首先,登入Facebook。(你也可以不登入FB,但我覺得用FB比較方便)

然後上這個網站: http://o.housefun.com.tw/topic/hipster

你所看到的畫面就是上圖。

在中間框框裡,輸入你認為文青會出現的地方。(文青都窩在________________頓悟人生。

 

 

文章標籤

小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都聽過一句英文諺語: "The rich hires people to do their work. The poor has to do everything all by themselves." 有錢人花錢請人幫他做事,窮人則什麼都靠自己的雙手完成。聽起來頗有道理,但是最近BBC新聞有一則令人跌破眼鏡的故事...

美國有位先生薪水高達6位數,結果他花不到他自己薪水的1/6把自己的工作外包給大陸瀋陽一間公司。結果這位美國老兄在幹嘛呢? 整天就在家裡搞eBay,做自己想樂的事情。

沒想到,紙包不住火,其實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更何況網路世界,若真要追蹤,也不可能像電影神鬼交鋒大玩躲貓貓。這位老兄的美國公司發現可疑的跡象,而且追蹤起來還長達數月,公司機密都這樣一點一滴外洩。我想這老兄的下場應該被革職了吧。

要花錢請人幫你做事? 當老闆還有可能,但是像這老兄這種行徑,實在太不智了。

新聞連結:
US employee 'outsourced job to China'

 


文章標籤

小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在圖書館翻完大前研一的「一個人的經濟」,本來期待的是「宅經濟」,但是翻完感覺大部份都不是講「宅經濟」。倒是說,日本社會彷彿是台灣社會未來的走向,看完後不禁讓人豎起寒毛。

先講日本當今社會。日本社會少子化、單身或者獨居者變多(有的是20、30、40歲仍不婚,也有到了40-50歲離婚,或者是60-70歲配偶過世的鰥夫寡婦)、草食者變多(物質慾望低的男性),充斥著即使薪資待遇不錯但出手就是不闊的民眾。少子化的結果導致人人輕易有大學念,這跟台灣有什麼兩樣?

再來看日本教育,大前研一認為日本政府在大學招聘就業輔導員來協助學生到企業實習(拿學分)是害死企業,因為大前研一認為學生還沒學好專業,不能為企業帶來什麼貢獻。而且日本赴美一流學府留學者比例已經降低,輸給中國跟韓國 (台灣跟日本差不多了... 畢竟留學歸國如果無法找到高薪工作,台灣人寧可考公職)。沒有交流、沒有刺激,而且大前研一甚至指出,日本本地生不太理外籍生也就算了,就連日本教授對於外籍生求知若渴的態度竟然嫌反感...

大前研一表示,很多亞洲學生赴日留學者雖然不如赴美、英來得優秀,但是仍屬中上,例如台灣學生赴日留學者往往精通中英日三種語言,可是大前研一認為在日本精通3種語言的學生仍屬不多。

大前研一也覺得,既然有了科技,老師其實可以減少數量,很多可透過網際教學。不過我個人覺得,要父母教孩子詩歌,要醫院、消防局派員赴學校親自講解他們的專業,執行上其實還是有難度。人家不是吃飽沒事做。雖然我曾在電視上看過美國電影,裡面有家長願意親自到校在自己孩子的同學面前說明自己的工作,讓孩子們熟悉各行各業,我個人覺得這做法很棒,但是在台灣社會,爸媽忙得要命,有時要請假看醫生搞不好主管還不准,除非政府強制規定,否則我看根本就是做夢。而大前研一建議由父母教孩子唱歌,有些父母如果不愛詩歌,又如何教起呢?

接著來看日本企業跟人力雇用型式。因為永久職缺仍將近47%(沒記錯的話),可是年輕人不願赴海外工作,也只夢想進入大企業,導致中小企業找不到人才,且很多日本人本身不願意突破、創新,所以整個經濟停滯。反觀美國,美國可說是創業家天下,很多美國大學生還沒畢業就創業,而且大前研一也指出,很多美國一流學府的畢業生一畢業不是到大企業上班,而是自行創業或者到深具潛力、創意力、爆發力十足的小公司上班。這也說明了創業家的美國跟公務員的日本。其實我自己也覺得台灣社會很悲哀,現在台灣大學生不論是還沒畢業還是已經畢業都以考上公職為目標,求穩定就好,可是如果大家只求安逸的生活,而不是努力共創優質生活,每個人都該為我們現在停擺的經濟分擔社會責任吧?

大前研一也表示,美國大學畢業生就業率25%(如果沒記錯),英國大學畢業就業率僅15% (我不知道他數據從哪來),而日本就業率則達九成,但是對於日本國民而言,失業率將近10%是非常高的,但是大前研一自己也思肘,如果大學生素質那麼差,就業率還能高達九成,他很懷疑企業如何徵聘這些人? 

大前研一認為整個體制不對,導致無法培育好人才。他覺得既然日本已經無法像韓國一樣填鴨式教育(填鴨地很成功),就應改用北歐那種沒有標準答案的教育。北歐暑假3個月可以完全沒暑假作業,而且有一個月是父母帶孩子去野外,吃野菇。北歐因為從小就教導孩子建立生態環保的意識,所以很多環保團體都是北歐人創建。不過我個人看來,要一個千年都走填鴨式、軍事教育的國家洗心革面,難度頗高。而且我覺得其實日本人懂創意的人很多,很多奇奇怪怪(有時是非常實用)的產品都源自日本人的構想。大前研一怎麼沒注意到這點?

[韓國]但是大前研一對於教育改革,我本身也覺得台灣教育超難矯正。大前研一是這樣形容韓國政府的魄力跟決心: 韓國金大中讓英語成為韓國國民運動,甚至有英語咖啡廳(全名忘了),讓美軍韓裔太太變成火紅的英語家教,而且高中畢業時TOEIC成績就要800分! 韓國大企業諸如三星對大學畢業生進入該公司要求的門檻是900分,經理級人才要920分!

文章標籤

小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種顏色的英文 怎麼說?  

有了這張圖後,我們想要知道哪一種顏色的英文怎麼說,就容易多了!

是不是很方便呀?

不過有趣的是,我們可以從圖片知道,男女生對於顏色想法還真的差很多咧!

哈哈。

照片來源: FB的彩妝魔法師安東尼's Photos


文章標籤

小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迷上「王子的約會」這節目,後來上「王子的約會」FB官網才知道原來「王子的約會」是來自英國,但是經過我google搜尋,才發現原來英國的「Take Me Out」又是向澳洲的"Taken Out"買版權。(謎之音: 原來大家都抄來抄去,只是現在智慧財產權高漲,所以買下版權,就可以盡情在任何地方複製。)

 

但是我這篇文章的重點不在於版權問題,而是我想知道英國的「王子的約會」("Take Me Out") 跟台灣的「王子的約會」有多麼相似。結果上youtube看到一小段英國的"Take Me Out"。英文部分有聽沒懂,只覺得英國口音聽起來好怪、好生疏。倒是男生Damion Merry還挺帥的... 於是我忍不住google這位帥哥Damion Merry的背景。真的是讓我驚訝! 原來這個上英國"Take Me Out"的Damion Merry早就有穩定交往對象,他的職業是麻豆(model),上完節目錄影沒多久後,他就跟交往好一陣子的Sarah結婚了... 可以說,Damion Merry嚴重侮辱了"Take Me Out"現場每位女性,且也讓那位Chelsea小姐錯以為找到真命天子。

事實上Damion Merry在節目中確實顯示一些他羞辱女性的言語,例如,他說他原本想跟Lucy約會,因為他不想再跟金髮女性出去,想換換口味、嚐鮮。後來,根據網路新聞,Damion雖然後來準備將Chelsea帶出場,還一度將Chelsea講成Lucy,顯然他上節目根本就心不在焉,純粹想出名。真不敢想像他妻子Sarah作何敢想。而且這種男生,想藉由上節目出名而隱埋自己有對象的事實,看來也不可能紅很久,反而留得一聲臭名。

當然,"Take Me Out"電視製作也極力澄清,其實他們對於每位參加者都會做全面的背景調查,甚至會問參加者的親友,來確認參加者確實沒有交往對象。不過這感覺有點羅生門 - 各說各話。

另一個驚爆內幕是某一集的"Take Me Out",配對成功的Aaron Withers跟中國女孩Wen-Jing Mo手牽手走出去,大家錯以為是浪漫的開始,其實兩人瞞了可怕的秘密。男的曾是男妓,女的也曾賣淫。雖然女生說她18歲那年實在窮到沒東西可吃,差點付不起房租之類的可聯話,才跑去出賣靈肉,可是我實在很懷疑,當初她怎麼到英國的呀? 能去英國的人應該經濟能力都還不錯吧?

看完只有一個感覺,那就是不管跟誰交往,不管你如何認識這個人,都要很小心,確定這個人是真心的且未婚,不然只是浪費生命也會對異性幻滅。

 

相關連結:

文章標籤

小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ance [舞] 

資料來源: Facebook


文章標籤

小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ow~~~~~~你有想過要摺出一個字嗎 from 書局Book 

wow~~~~~~你有想過要摺出一個字嗎?

照片跟文字均來自FB的 書局Book

 

 

我只能說,這傢伙... 未免也太閒了吧? 花多久時間折出LOVE?

但我卻很驚艷! 也滿欣賞的XD 哈。


文章標籤

小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外國人的臉真酷 

外國人的臉真酷


照片來源: FB (教會英文班Leon同學之分享)

 


小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