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Google為何打不進中國" (All Business Is Local: Why Place Matters More Than Ever in a Global, Virtual World)。其實這本書的中文標題跟英文標題不符合,且內容真正提到google的部份也不多,有著墨到google的部份,主要講的就是 google2010年1月發現中國異議人士的信箱被駭客入侵,該公司無法接受中國大陸檢視搜尋網站的內容等,最後決定將部份產品退出中國市場。簡單來 說,google無法接受在中國"在地化"。畢竟如果真要入境隨俗,這等同叫google就必須將自己的客戶"出賣"給大陸政府,google當然不願意。
不過我個人其實覺得,google打不進中國,跟中國政府在背後操控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很多網民表示,連google要連很久。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中國政府要監控,導致網民連google連很久,但我一直懷疑中國政府根本就不想讓google在中國大紅大紫。
這本"Google為何打不進中國"提到幾件事情,都讓我恍然大悟,例如:
1. 麥當勞在全球都進行在地化,讓漢堡符合民眾的口味。難怪我去到北京實在無法接受北京麥當勞的漢堡味,吃起來有點像新疆大餅的油來油炸漢堡肉,味道都有點類 似羊騷味又不像羊騷味的地方(新疆)色彩的獨特味道。我吃不習慣。而台灣的漢堡,教會的傳教士曾說過,他們在美國不吃麥當勞,可是台灣的麥當勞口味還滿不錯的。看來台灣食物就是好吃,就連改良過的麥當當漢堡都讓老美稱讚! 台灣果然是美食天堂。
2. 這本書"Google為何打不進中國"剛開始提到很多有趣的觀察。比如: 蘋果電腦當初選擇實體店其實耗時很幾個月(8-9月吧?),但是他們選擇最繁榮的市中心,才能讓民眾開20分鐘的車子又覺得不需此行 (且蘋果立志產品要比他的競爭對手品牌讓民眾使用完後更加喜愛Apple產品)。所以選擇開店,就跟買房一 樣,location,location,location,這是非常重要的。
3. 實體店內擺設要注意什麼呢? 一般人最會注意的地方一定是視平線和視平線以下,加上很多人都是右撇子,一定會由右看到左,所以知道東西要怎麼擺了吧? 而且這本書還強調,很多人會因為觸覺、味道等因素而影響心情、購買慾。例如: 一組拿著冰咖啡,跟另一組拿著熱咖啡,之後再去某店,拿著冰咖啡的人一定覺得冷冷的。